终究是我家

2007/11/07

草莓周刊(第1期):中国开大会,博客受“重视”,谷歌犯错误



 
 

Sent to you by 冯 via Google Reader:

 
 

via 草莓 by admin on 3/20/07

OpenID讨论现场越来越多人关注Twitter ;听说中国也将有Foo Camp等活动,拭目以待;Google 推出中文图书搜索 ,还有一个在中国曾经很流行的的导航页面 ;听说UUZone被封杀,所以老冒竟然提出了Censorship API (注册访问),是否是受Google Censorship API 的启发不得而知。但是可见国人逆来顺受,是否大多数都有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又有一个好消息,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了Skype的最大市场这其中Blogger 功不可没 ,当然Tom在线也作了很多传统方式的努力,毕竟眼下的大部分中国用户都是从那里下载了中文版Skype。不过,Tom 有义务去防止通过Skype进行的诈骗活动,不知道他们在推广的时候是否在做实质的努力 。Flickr 社会性图片分享网站即将国际化 ,不管对Yahoo的态度如何,很多人还是很喜欢Flickr的,是否有人愿意成为Flickr 简体中文翻译的项目负责人呢 ?OpenID这个新技术在中国的推广仍然缓慢,虽然有网志作者正在为推广此技术概念而征集OpenID中文名 ,但至今没有一个组织对此进行正式的有组织的推广。不过,随着微软、AOL、Digg、Wordpress等公司纷纷表示支持OpenID,OpenID的前景将十分诱人,不过,新生事物并不总是如人们想像中的美好 ,新技术总会失去了魔力而最终变成人们日常应用的一部分。值得强调的是,市场和技术变化蕴含新的商机,谁能从OpenID的推广中发现商机?

noguge 上周日,谷歌推出导航网站 ,网志空间同时出现了正面评价负面评价。周一,谷歌启动危机公关,以"亲爱的网友朋友"为称谓向多名中文网志作者(Blogger)发送了密送的公关邮件,涉嫌收集中文网志作者的Email来群发"不请自来的邮件",同时引发提供正面评价和负面评价的两位中文网志作者的措词激烈的抗议,都声称被垃圾邮件骚扰。不知道这是否会成为谷歌和中国网志作者间的矛盾。谷歌最近在中文网志圈的负面新闻不断,谷歌图书搜索中文试用版上线当天就有网志作者发现扫描的图片放反了,至今仍未纠正此错误。即便如此,谷歌在中国网民心中仍然是一个可信任的对象,虽然他们的公关代言人偶尔会高高在上的用"喂"来称呼你。

本周的人大会议间隙,有中国官员称,将对博客实施更严格管理 。一方面封堵,另一方面又准备借助共青团的平台来建立"正确价值观",例如在线打扑克 。不过博客(Boke)不是网志(Blog) ,博客可能属于少数机构,而无所不在的网志的生命力无法阻挡。 江苏省宿迁市的市委书记张新实带头建立一个政务之声 的BSP,坚持写BLOG ,政府官员以共鸣求和谐。物权法本周的人大会议上高票表决通过,大量Blogger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人认为 这两年争论物权法的意义在于宪法终于成为论辩的利器出现在大家视野中了。有人欢呼连驴车也将受到保护 ,当然更多人看到了其中国特色和不足之处,但是不可否认其对宪政的价值基础作用 。中国的公有制的国有企业萎靡不振,私营企业却生机勃勃,蜜蜂的寓言解释了这个现象。部分人认为通过各方角力争取私益的过程即争取公益的过程,力量对比悬殊不平衡的角力过程只会造成垄断和公益丧失。物权法具有形式上的意义,但是是否能够成为中国的分水标志,还有待实践证明。

网志作者与网络骗子之间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多名网志作者曾联合起来转载外发加工骗局,通过占据搜索结果较高位置从而有效遏制了此类网络骗局,最近一位网志作者又再次成功利用SEO技术打击网络骗子,但另一个被骗的网志作者在自己的网志上留下行骗人的信息是否会起到惩罚骗子的作用呢?法制不灵,网志作者只好寄望于SEO技术能让骗子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小。

王朔出言不逊 ,又回头道歉,态度很好,但是也激发了网志空间的话题,有的观望 ,有的谩骂。到底王朔是为了复出而炒作自己 ,还是大彻大悟 ,都无所谓,反正Google 多了很多新垃圾。至于杨澜和她那位老公的话题 ,已经过于陈旧,人都有自己的活法,王朔抓错了对象。

传统的阅读方式仍然流行,但更多的人适应了RSS这种新兴的阅读方式,开始声称抛弃了报纸和杂志,相信这一趋势在不断增强,网易新闻中心 #FT中文网 # 还有华尔街日报 # 中文版都提供了RSS输出,这些媒体正在迎合RSS阅读的趋势。因为大家都开始发现,其实RSS 很简单 。既然社会性媒体已经成为主流 (是吗?),我们是否也需要改变阅读的概念,真的可以实现"信息如流水"呢?不过学习的规则没有改变,如果你能够具备77条学习方法 的一半以上,你就是走向成功的终身学习者了。

你要是对本期的"草莓周刊"有什么建议,就给我们写信吧 。这是一个群体的协作作品,你如果愿意加入我们更欢迎!

, , , , , , ,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没有评论: